节气养生谷雨晴雨不定,易犯交节

白癜风 治疗 http://m.39.net/pf/a_4478461.html

.4.20

GrainRain

...

谷雨,“雨水生百谷”,是春季的 一个节气。

_

中医认为,谷雨时节降水增多,渐生潮热,季节交替,应警惕“交节病”。

_

晚春迎国色,酥雨播新谷

1

饮食

谷雨前后天气逐渐升温,很多人穿短袖、短裤,贪吃冷饮,很容易损伤阳气、内生湿气。

中医认为,晚春初夏之际,阳气正逐渐旺盛,贪凉嗜冷会损伤阳气,影响阳气的充盛、升发。平素脾胃虚弱者,此时气候潮热,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常出现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身重疲惫、困倦嗜睡等脾虚湿重的症状,应少烟酒,忌暴饮暴食,不贪食冷饮水果,多吃薏仁、芡实、冬瓜、赤小豆、白扁豆等甘平益气、健脾利湿的食物。

2

起居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虽然晚春将尽,天气回暖,但谷雨时节降水也增多,此时多风又潮湿,常常晴如夏、雨如秋,故一定要注意衣物的加减,防止季节交替时感冒。

3

赏玩

牡丹,又名“谷雨花”,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我国民间有“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的说法。自古以来,每逢谷雨时节,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等地都有观赏牡丹的盛会。

牡丹盛大艳丽,观之令人赏心悦目,也有利于驱散谷雨纷纷的倦怠之气。

特殊人群

慢性关节疼痛

超过一个月以上的关节疼痛叫做慢性关节疼痛。慢性关节疼痛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代谢性疾病导致的痛风,风湿免疫性疾病导致的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等。

此类病人多见于痰湿质、瘀血质、气虚质。谷雨时降水增多,空气潮湿,而平素内有湿气者(如易腹胀,大便不成型,痰多等),内外湿气相应,此时更容易诱发或加重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发作。

湿气阻碍气血运行,血行不畅则瘀血,表现为局部僵硬,固定疼痛,多为刺痛,夜间加重等;久病耗气则气虚,表现为关节肌肉无力,活动受限等。

若局部关节活动不利,酸痛怕冷,阴雨天明显,无红肿热痛的,可艾灸局部关节,或用花椒、艾叶、川芎、透骨草、伸筋草等量,煎水熏洗;局部红肿热痛者不宜。

“久病多虚”,长期患病者多伴有畏寒怕冷、气少懒言、活动汗出等气虚的表现,推荐冬瓜山药红参汤:冬瓜30g、山药30g、红参2片,炖汤30分钟后喝汤吃菜。冬瓜利湿、山药健脾、红参益气温阳,适合肺脾气虚、内生湿气的人群。具体情况咨询专业中医师。

哮喘

哮喘常见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特禀质,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饮食起居上应注意尽力避免接触一切可疑或已知的过敏原,多摄入维生素A、C和钙质的食物,如胡萝卜、韭菜、苋菜、南瓜、番茄、鱼、豆腐等。谷雨时春夏交替,早晚气温变化明显,容易感冒引发哮喘,故应避风保暖,预防感冒。

容易反复发作者,可在夏季三伏时在大椎、肺俞、膏肓、脾俞、肾俞等穴位用中药敷贴,即“三伏贴”,以降低冬季的发病频率。平素畏寒怕冷者,可艾灸以上穴位。

以上疾病均有反复发作、应时发作的特点,故又名“交节病”。

应对“交节病”,一方面要积极诊治,及时治疗,另一方面要提高意识,注意防护, 提前调理身心,以便在“交节”之时从容应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pple4-chn.net/afhhy/298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