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话牛画丨韩滉五牛图回归的国宝级纸

(原创)牛年话牛画,我国古代,牛作为开天劈地的功臣受到人们的颂扬,也作为抵御一切妖魔*怪的神兽受到人们的崇拜。我与大家赏析一幅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五牛图》,也就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的那幅回归祖国的国宝,让我们看看一千二百多年前问世的《五牛图》如何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流传至今。

《五牛图》全图

一、《五牛图》简介

如果你了解我国艺术史上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就会知道除了唐代韩滉《五牛图》和清代郎世宁《百骏图》两幅以动物作题材的画作外,其它八幅都是以山水人物为题材的名画作品,十大名画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卷帙宏大、画幅很长的巨制。唯独《五牛图》是画幅较小的一幅描绘寻常百姓家里耕作之牛的作品,这幅作品能够跻身于中国十大名画之列,被称为“镇国之宝”,必有其匠心独具之处。

《五牛图》全图

唐代韩滉创作的《五牛图》自问世以来,就被历代帝王、杰出艺术家所追捧,他们一睹为快,纷纷鉴赏《五牛图》的艺术魅力,南宋皇帝赵构、元初书画家赵孟、明代收藏家项元汴、清代乾隆皇帝、书法家金农等十四家名人文士在《五牛图》画上面作了题记。《五牛图》画中描绘了五头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强健之牛,作者以自然浑厚的绘画风格和纯熟高超的的创作手法,在此画中显示了唐代动物绘画的极高创作水平,《五牛图》能够跻身于十大名画之列名符其实。

《五牛图》局部,牛俯首吃草

二、《五牛图》赏析

1、具有生拙厚重的传统之美

仔细观看画中的五头牛,自左到右神态各异,状貌动作不同,第一头牛一双犄角弯曲向前,牛眼圆瞪,正在俯身吃草;第二头牛双耳竖起,牛眼温和地看向两侧,正在惬意地回首舐舌;第三头牛两犄角分别从两侧向上,双耳向左右分开,牛眼目视前方,四蹄强健有力地向前缓步行走;第四头牛翘首前仰,牛眼炯炯,肩峰突起,尾巴弯曲向下;第五头牛牛头朝下,一双犄角弯曲,双眼目视前方,伸着脖子在一颗荆棵树上蹭痒痒。

《五牛图》局部,牛回首舐舌

整幅画面体现了五头样貌不同,姿态各异,憨萌可爱的神牛的一幅美丽画卷,又可以独立为每个单元作为一幅画。韩滉通过对牛的行为的仔细观察和研究,刻画了它们不同的内心世界:有活泼调皮的,有安静沉稳的,有喜斗好动的,有胆小乖僻的。在对牛的绘画技法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强健张力,极具块条状视觉面感线条构勒出牛的雄健、强劲、沉稳、踏实。其线条的构勒排比效果不落窠臼,笔法显示出千钧之力。在构勒线条的创造性上具有更强的体现。因为其构勒线条极具张力、强劲,所以此画中五牛形象态势尽管有沉稳和神奇的不同,但在审美意识上具有相同的生拙与厚重的传统之美。

《五牛图》局部,牛缓步前行

2、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艺术表现力

作者笔下描绘的五头牛,它们表现的形态各不相同,但又形象憨萌生动,栩栩如生,有的在强健行走,有的在驻足站立,有的在俯首蹭痒,有的在翘首昂头,各个刻画的动态十足,生动有趣。此画最令人钦佩的是,整幅画面没有作其它任何背景来衬托此画,仅在第五头牛傍画了一颗小荆棘树,其它画面整个以牛为描绘刻画对象,这种单纯以牛作为对象的绘画创作手法难度是非常高的,体现了作者对牛生活习性观察的细致入微,对牛的形像造型艺术的熟练掌握,才敢于采用这样具有风险的创作手法。描绘牛各部位的线条尽管简洁,可是画出牛内在的筋骨支撑非常到位,牛口和牛鼻地方长着的细细绒毛绘画的清晰可见,对牛各种眼神的描绘体现出它们既神勇、奔放、倔犟,又沉稳、温顺、胆怯的性格。作者对牛形象和神态的这些创作手法生动,逼真,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强劲的艺术表现力。

《五牛图》局部,牛翘首前仰

3、具有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按照中国绘画卷轴作品自右向左展开画面观看欣赏,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绝美的神牛图画,五头牛自然成行,犹如迈着四蹄缓慢地行走在原野之上。右边第一头牛在一颗小树傍边停下,伸出脖子,偏着头在小树上蹭着痒痒,眼神悠然地盯着傍观的路人,表现出一种非常惬意地神态。第二头牛昂首奋蹄,目视着前方,正在快步前行,好像在紧追前面的牛儿。第三头牛在路途中停了下来,面朝观者,哞哞地叫了起来,似乎在召唤后面牛儿,让它们赶上来,又象是在呼唤前面的牛儿,让它们停一停。第四头牛好像听见了同伴的呼唤,放慢脚步,回头观望,伸出舌头舐着下面的嘴巴,不知是走是停,眼里露出惊奇的神色。第五头牛牛鼻子里穿着鼻环,牛头上佩戴红色缨络,强健有力,威风凛凛地向画外世界缓慢走去。此画中的五牛,形象生动逼真,神态表现各异,每头牛皆能独自成画,又互有关联,前面呼唤后面响应,形成了一幅连贯的神牛行走的绝美画卷,极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其创作内涵深厚,意境深远,达到了形态和神韵两者兼备的理想境界,《五牛图》称之为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的神品当之无愧。

《五牛图》局部,牛荆棵蹭痒

三、《五牛图》坎坷命运

1、《五牛图》被历代官方、民间文人名士所收藏

《五牛图》问世后,就被历代收藏家所青睐,成为竟相收藏的名作。根据明朝记载,此画在北宋时期曾被收藏皇家内府,宋徽宗赵佶还在画上题写了词。元朝取代宋朝以后,此画到了大书画家赵孟手中,他如获至宝,非常喜爱,题写:“神气磊落、希世明笔”八个字的评语。到明朝后,此画几经转折,又被著名收藏家项元汴收藏。清朝建立,此画被乾隆征召入宫,乾隆很喜欢这幅画,多次鉴赏赏析,清朝晚期,《五牛图》被转藏瀛台,年,外国列强侵入北京,大肆抢劫紫金城,此画被抢劫至国外,从此下落不明。

《五牛图》全图

2、作品被劫国外后回归祖国

年初的一天,周总理收到一封香港爱国人士的来信,信中说流失海外的名画《五牛图》在香港出现,画的拥有者要价10万港币出售,他自己没有经济力量收藏,期望国家能够收藏这幅国宝。周总理当即指示文化部,派专家鉴定作品真伪,想尽办法购回。国家文化部按照周总理指示,马上派专家到香港鉴定《五牛图》,经过鉴定此画确系真品无疑,然后经过与画的主人多次协商和交涉,最后以6万港币购得这件稀世珍宝。名画尽管回到祖国怀抱,但此画历经一千多年的坎坷命运,画面积淀了一层尘垢,还有大大小小几百处洞蚀,霉点等。

《五牛图》局部,修复前、修复中、修复后对比图

3、国宝级专家修复国宝

《五牛图》回归祖国后,由于当时没有成熟的修复技术,因此束之高阁被保存着,一直到年,国宝才被送到修复专家孙承枝先生手中,孙先生利用平生积累的修复知识和经验,采用复杂多样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精心修复工作,终于在八个月后,将原来颜色灰暗,身有数百洞蚀的《五牛图》修复的焕然一新,与原画高度一致,达到了很高的修复效果,使这件国宝文物名画重新旧容变新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修复专家才是国宝。

我国历史上,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掠夺和其它原因,有许多珍贵文物流失国外,对我国历史的考证和研究造成很大损失,作为一个中国人深感痛心和耻辱,随着国家的强盛,近年来有一些文物回归祖国,这样让人心里有所安慰,希望国内外同胞一起努力,使更多的外流文物能够回到祖国怀抱。

《五牛图》全图

#春晚五牛图#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创新先进现代文化,更多精彩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pple4-chn.net/afhhy/640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