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后除草剂有许多种类、剂型及复配组合形式。效果好坏不仅和药剂本身有效含量、剂型、复混方式、用量、助剂有关,也和玉米的长势、苗龄、施药时机和方法、气象因素、杂草种类、群落构成及草龄有关。判断一种药剂优劣,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有效、生态、成本等因素。由于农田生态千差万别,除草剂使用又要求较高较复杂的技术,因此即便是公认的好药,也只有在杂草对症(杂草种类大小适合;玉米品种生育期合适)、方法得当(施药时机抓得准、喷药机械状态好、配药喷药细致均匀,不重不漏)的前提下才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可以说只要适用、对路就是好药。因此,要在施药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尤其对于新药或新的除草剂组合,要向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充分咨询和交流,掌握其特性和注意事项。
下面介绍几种玉米苗后常用除草剂。
一、常见玉米苗后除草剂种类1、2,4-D 。又叫2,4- 苯氧 或2,4-滴 ,是一种选择性很强而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激素类阔叶杂草除草剂。主要防除禾本科作物田中双子叶杂草,莎草及某些恶性杂草。在玉米3叶期~4叶期施药,用药量10mL/0.h㎡左右。大豆等阔叶作物对该药剂高度敏感,使用时要保持一定的间隔区。对向日葵、大豆、马铃薯等有药害。
2、莠去津。莠去津即阿特拉津,是内吸选择性苗前、苗后封闭除草剂。根吸收为主,茎叶吸收较少。易被雨水淋洗至土壤较深层,对某些深根草亦有效,但易产生药害。持效期也较长。莠去津的杀草谱较广,可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适用于玉米、高粱、果树、苗圃、林地等旱田作物防除马唐、稗草、狗尾草、莎草、蓼、藜、十字花科、豆科杂草,尤其对玉米有较好的选择性,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玉米在出苗后用药,适期为玉米4叶期,杂草2~3叶期;有机质含量低的沙质土壤,每0.h㎡用50%可湿性粉剂或40%悬浮剂~g,兑水30~50kg喷雾。为减轻或消除莠去津对后茬作物的残留药害,增加除草效果,可用莠去津减量与烟嘧磺隆、砜嘧磺隆、硝*草酮、苯唑草酮、2,4-D 等除草剂混用。莠去津是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也可芽后茎叶处理。使用中干旱对药效发挥影响很大,主要作用于双子叶杂草,侧重封闭,对大草效果比较不理想。
3、百草枯。可防除各种一年生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但其地下茎和根能萌出新枝;对已木质化的棕色茎和树干无影响。适用于防除果园及林带的杂草,也可用于防除非耕地、田埂、路边的杂草,对于玉米、甘蔗、大豆以及苗圃等宽行作物,可采取定向喷雾防除杂草。百草枯和草甘膦一样,接触土壤会失去活性,田间无残留,不飘逸,在苗前化除,或玉米生育后期垄间防除大草,不仅效果理想,对玉米也较为安全。应用草甘膦、百草枯应注意的问题:应用百草枯和草甘膦,药液要尽量均匀喷洒在杂草的绿色茎、叶上,不要喷在地上;除草适期为杂草基本出齐,株高小于15cm时;光照和高温可加速发挥药效,晴天施药见效快;耐雨水冲刷,药后下雨对药效影响较小。
4、苞卫。苞卫又名苯唑草酮,是一种广谱苗后茎叶处理剂,能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对玉米高度安全。在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玉米田当家禾本科除草剂和HPPD类除草剂中,苞卫对玉米的安全性 ,而且可以用在甜糯玉米苗后除草上。可以有效防除的杂草有:马唐、稗草、牛筋草、野黍、狗尾草、藜、蓼、苘麻、马齿苋、苍耳、龙葵等。苞卫加入莠去津后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除了对上述杂草具有优异的防效外,还可以对恶性阔叶杂草如刺儿菜(小蓟)、苣荬菜、铁苋菜、鸭跖草(兰花菜)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在20℃的温度下一般在喷药2~4天就可以见效。所以苞卫是目前杀草速度最快的苗后除草剂之一。一般的玉米苗后除草剂只能在玉米的2-6叶期用药,超过此时期用药就会有明显的药害。苞卫不受此用药时期限制,玉米超过6叶,甚至达到12叶期也能使用苞卫,没有药害。在杂草2~5叶期,杂草出齐时(老少三辈均出来)喷药。每0.h㎡用5mL苞卫+90mL专用助剂+70g90%莠去津水分散粒剂;兑水15~20kg。在气候较为干旱或草龄较大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除草效果,需要适当加大用药量。即每0.h㎡用7.5mL苞卫+mL巴斯夫专用助剂+g90%莠去津;兑水15~20kg。
5、烟嘧磺隆。烟嘧磺隆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杂草受害症状为心叶变*、失绿、白化,然后其他叶由上到下依次变*。一般在施药后3~4天可以看到杂草受害症状,一年生杂草1~3周死亡,6叶以下多年生阔叶杂草受抑制,停止生长,失去同玉米的竞争能力。高剂量也可使多年生杂草死亡。防治对象为稗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反枝苋、马齿苋、苘麻、田旋花、刺儿菜、苣荬菜、金狗尾草、野黍、龙葵、苍耳、鸭跖草、风花菜、问荆、蒿属、大蓟、野燕麦等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阔叶杂草。生产上主要用于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除。玉米苗后2~5叶期,一年生杂草2~4叶期,多年生杂草6叶期以前,大多数杂草出齐时施药,除草效果 ,对玉米也安全。在土壤水分、空气温度适宜时,有利于杂草对药剂的吸收传导。长期干旱、低温和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时不宜施药。一般应选早晚气温低、风小时施药;干旱时施药 加大表面活性剂。长期干旱如近期有雨,大雨过后田间湿度改善,再施药或有灌水条件的灌后再施药,虽然施药时间拖后,但除草效果会比雨前施药好。人工施药 选用扇形喷头,顺垄施药,一次喷1条垄,定喷头高度、压力、行走速度,不能左右甩动施药,以保证喷洒均匀。
二、苗后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玉米苗期受杂草的危害最重,化学防治省时、省力,但有些农户由于应用除草剂的水平不高,效果很不理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农户选用了对玉米有负面影响的除草剂品种;有的随意加大了除草剂的使用剂量;有的不适当地与其他农药混合配施;有的使用时间把握不严,特别是在中午高温时喷药;有的是上茬作物残留的除草剂残*;有的施药不均匀或者重复1次用药;有的是相邻大田施药当天风力较大漂移过来;有的是施药时期土壤墒情较差,增加了施药剂量。所列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玉米不同程度的药害。喷药后,玉米出现轻微药害不需要处理。玉米生长只是暂时退绿或轻微的发育迟缓时,经7~10天即可自行恢复正常生长,不会影响产量。如果药害较重,可采取如下措施补救。
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浇水、增施 氢铵或尿素等速效性肥料,促使玉米根系吸收较多水分,提高玉米的代谢能力和烟嘧磺隆在体内的降解速度,促进玉米尽快恢复正常生长发育。适当中耕,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增强玉米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施肥。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用50~mL/L的赤霉素()溶液或1%~2%的尿素水、0.2%~0.3%的 钾溶液进行叶面喷雾,可有效减轻药害,促进玉米恢复正常生长。
3、稀释。对于一些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的除草剂,可用0.2%的生石灰或0.2%的 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效果好。还应足量灌水,促进根系吸收,降低作物体内药物浓度,缓解药害。对于施药过量的排出,能有效减轻药害。
资料来源:网络平台
: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