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佛学院佛教美术系主任范银山作品赏析

嘿,今天是我们陪伴你的第23天

-蕉岩鹤立图-

南海佛学院佛教美术系主任|范银山绘

01.

02.

只缘白雪覆青山

文|艾雨田

师喜穿白,那天一身清凉,在阶前与法师寒暄,侃侃谈笑自若。倾盖如故,我拾级而下边想。恭声问候,他笑说你好,大家都是初识。

后来以为,穿搭偏好可能只是疏于讲究顺手的添置,平易是真,他与人不加分别地亲和。

他是个糙人,来上课偶尔衣冠不整,就一低头,惊呼:“哎呀我衣服怎么这么脏!”话毕亦不知失言,似在认真等一个回应,好在无人接腔。一次课上疲极,睁着眼睛睡着,但手上板书不停,讲课如常,事后自觉神奇,一时间引为谈资,逢人即说,沾沾自喜。艺术是他的生活,生活却常常被排除在外,数度宵衣旰食,终日神采奕奕,他只对他的艺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No.1-狩猎图-

No.2-双骏图-

No.3-风嘶骅骝图-

No.4-蓬瀛仙踪-

堂书法课,率大家进门只半晌,以他多年经验提炼出心法让初学者对于书法的隔膜感迅速消弭,一言以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论及书法,行笔无非顺逆。他看来,理论是末节,长功夫为要。三藏十二部,曹溪一句亡。心理上便有了高屋建瓴之感。他平时边示范边提点,我们都爱看他写字。每每挥笔如椽,不遗余力地与书法进行逐点逐划的贴身肉搏,临案当关,豪气干云,笔笔斩截作金石声。他在这时卸却一身疏懒,望之宛如神祇,纵横捭阖,于手挥目送间撒毫成兵。杀锋入纸而无逼人之势,他总说书法重在涵养身心,要做得收放得宜,以至简之用笔技巧,写极丰富韵味之线质。翰不虚动,下必有由。知识技法之外,余音是半生体悟。含英咀华观摩日久,临帖时也沾了他的“意思”,纸墨相发,弓在弦上,慢板,充分地,果断地,流畅地,一点一点地,沉重、有分量地,保持,渐弱,周而复始。孙过庭在《书谱》形容书法:功宣礼乐,妙拟神仙,犹埏埴之罔穷,与工炉而并运。大抵艺术的精神内核,皆是相通。

No.5-达摩悟禅图-

No.6-老子像-

老师父说话,眉毛胡子说在一起,一上来就把中国书画的版图囫囵亮给你,授徒传艺,眉飞色舞,豪兴徜徉,从来默认名相行话都是常识而并无不消化的顾虑,我们只有接着,新鲜于些微的陌生感,由不解而求知,适应了这样兴之所至的讲法,渐渐不以驳杂为非而全盘纳入,耳熟心领神会。将所闻所感嫁接在已有的认知架构,融会贯通,感到学养总有无限的进境。佛家讲究熏修,为学在于熏陶,耳濡目染之下,春风化雨当如是。

No.7-望鹤飞还-

No.8-洞庭泛舟图-

先生之书法,徜徉自由放旷之境,仍不失于细谨。书贵能古不乖时,他的个人风格,是在博览和苦练的基础上无为而成,由平正而险绝,由险绝复归平正,形制上既不求拙也不尚繁,在“规矩”的硬尺度下驽马十驾,趋向解脱。至此风格被弱化,美感却激发——楷书见法度,行书显气度,草书写畅怀。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什么体,怎么写,看着都舒服。毛笔是他的法器,纸墨是他的道场,驭笔以降心,自度亦济人。作为晚辈,虚习兼复恒心,亦当无远而弗届。老师曾说:法不轻传。他并未真的如说而行,人要学,他就教,不厌其烦。正如他无心于广大门庭,却至于桃李满天下。

No.9-寒江白鹭-

我对老师的心血之集逐幅观览,作为赤子脱离一切语境地去感受,可免管窥之陋。那些丰筋多力的汉字,那些画作中的太平气象,远山近水、新雪烟岚、青松虬劲、骐骥相偕,轩翥云表的归鹤,骀荡在春风中的山猿,遥远看着你一瞬不瞬的孤鹿,松阴月下抚琴或独酌的隐士,逸笔写就气定神闲的白衣观音,于莲花座上光耀炜晔的药师如来,连同那些率性且精雅的工笔小品,都在视线交接的瞬间活过来,与我裸裎相对。我时常看到他作画的样子,驰毫骤墨,细勾浅勒,一个人忘乎所以,构筑起一片天地。信手而施,慎终如始,在他推崇备至的宋画以形写神理论影响下沿革出新,以这样富于写实性的笔触珍重其事,同时生生之气在焉。书画既合璧,画格与人格也相辅相成,寄蜉蝣于天地,他在这里找到归宿,藉意象的湖光山色完成与世界的对话,呈递属于自己的生命省思。朱良志先生在他的美学著作中提到:文人画非指特定的身份,而是具有“文人气”的画,蕴藏一种远离*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文人意识。基于这样的价值追求,他正在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文艺术家:孤矜,仍感到自己未臻化境;乐于声色,并不自诩清高;无甚热衷于在现实世界中省俗观风,或在无际涯之学海上下求索。作为红尘行者,在实际的眼前践行着待酬的远想,只画心中上善境界。在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里着手成春,在精神洞庭更无一点风色的玉鉴琼田上扣舷独啸,在眼根门头的言语道断之境超轶绝尘。

他是范文正公的后代,一直坚信着自己将光耀门楣。

No.10-松壑望秋图-

早些时候听他说自己是个笨人,除了写字画画,旁的一概不通。想来人生至幸,无过于他只会这个。曾经私下里自谦:书画是小道。我不假思索:“道就是道,不论大小。”他笑:“然也。”想必师亦深谙斯理,是故特立独行。

我是他的学生,手艺尚不足忝列门墙,临池之志无间,可无亏弟子本分矣。

03.

作品赏析

Worksappreciation

No.11-药师琉璃光如来-

No.12-福鹿长欣-

No.13-溪山晓色-

No.14-江浦归渔-

No.15-乔林煮泉-

No.16-抬头见喜-

No.17-松壑鸣鹿图-

No.18-鹿鹤同春-

No.19-太湖石-

No.20-秋声赋-

No.21-鹤寿松龄-

No.22-猿啸苍崖图-

·期待与你的下一次相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pple4-chn.net/afhpz/318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