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人爱吃面精、凉粉
地球人都知道
不管你是达官显贵
还是贩夫走卒
不管你走南闯北
离乡多年
还是土生土长
最远只到过:
“兴(复兴)”
“马(马场地)”
“泰(天吉泰)”
都离不开那碗香气四溢
口感筋道的面中精华
如果有人问:
河套人为啥好这口?
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
姐吃的是一种乡情、乡味和乡愁
不清楚河套地区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凉粉和面精的
反正历史悠久总没错
至于哪家做得好吃
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不过,一般认为
杭后的面精和五原的凉粉较为地道
是不存在争议的
而五原凉粉里
又属天吉泰镇的大坝滩面凉粉最出名
有多出名呢
它可是我市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且,最近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团也闻香而来
对大坝滩面凉粉进行了品鉴
自治区的贵宾来了
那咱得好好招待招待
先来介绍一下凉粉的发展
凉粉就制作原料而言
通常分为四种
分别是
白面凉粉
玉米面凉粉
小米面凉粉
粑粑凉粉
以前河套地区并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而以糜子为主
古语有云
“地固泽卤,不生五谷”
“边塞苦寒,土地卤瘠,俗贫难处”
是也
所以凉粉也是玉米面凉粉、
小米面凉粉和粑粑凉粉居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河套地区大兴水利
土地自此肥沃
小麦开始大面积种植
以面为原料的面精和白面凉粉得以普及
河套小麦的优异
已讲过很多次
这里不再赘述
只想强调
面精和面凉粉之所以闻名遐迩百吃不厌
正是源于高品质河套小麦的打底
好了
正式开始露一手
给自治区贵宾做顿正宗的大坝滩面凉粉
步
和面
雅称“一团和气”
取天地之精华,合阴阳为太一
看这环境、看这工具、看这手法
传统技艺无疑了
第二步
洗面
雅称“分阳分阴”
辨脆韧以分离,生两仪于太极
这一步很重要
貌似简单
实则技术含量极高
一般人还真洗不好
第三步
熬面
雅称“龙蒸虎变”
化虚无而清扬,存精华以可食
这一步分三个环节
01
将洗好的面加入蒿菜籽放入锅内熬煮
火候很重要
02
将熬煮好的面一勺一勺摊成圆饼状
薄厚相宜晶莹剔透
面凉粉做好了
03
蒸面精块
有多少人吃面精和凉粉是为了吃面精块的?
请举个手
第四步
调拌
雅称“五味调和”
调五味于舌尖,养体魄以康健
香油、醋、蒜、香菜……
再切根*瓜
调料并不复杂
但深谙大道至简之道理
最美味的东西也是最简单的
开吃了!
味道怎么样?
看看贵宾们的表情——
嗯,一切尽在不言中
确认过眼神
就是这个味儿
柔软中带着筋道,滑溜中带着清爽
好吃!香!
这要是在“中国好食物”现场
一定获得全员转身
再告诉大家一件事
面凉粉除了好吃
还有开胃消食清热败火的功效
并具有极高的食疗价值
《本草拾遗》中提到
“小麦面,补虚、实人肌体、厚肠胃、强气力”
河套地区的富硒小麦
更将营养成分提高一个层次
尤其大坝滩面凉粉
作为文化遗产
蕴含了丰富而特别的意义
希望得到继承、传扬
使这门传统技艺焕发新的光彩
造福人们的味蕾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文案:高杰
图片:巴彦淖尔日报签约摄影师陈健
视频:崔瑨
动图制作: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