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城里人都喜欢在自家院子里或阳台上种上一些花花草草,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退休老人,而在乡下,也有一些老人喜欢在房前屋后种上一些比较有价值作用的小植物,通常他们会去野外采挖一些小树小草回来种到自己家的庭院中,比如鱼腥草、射干等,由于它们生命力强,不需太费心思照料,记得时浇点水,忘记了也不碍事,它们依靠阳光雨露,就自然长得很好,如果主人稍加用心,它们就会很懂得回报,会长得更加旺盛。
可不要小觑这些野花野草,如果把它们种在家中庭院,不仅美化了空气环境,而且还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最主要还能治病,如沙哑喉咙痛,熬点射干、夏枯草,便可解决问题;感受风寒,用几根风葱冲鸡蛋,一喝果然见效。
民间有句俗话,“见青即是药”,因此有很多这样的野花野草,它们在人们需要时,被懂它的人采来用之,发挥神奇功效,成为治病良药,由于草药具有验、廉、简的优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即使在西医相当发达的今天,中草药依旧是民间常用药之一。
而有一种植物非常适合在阳台或庭院中种植,它不仅外表好看,有极大的观赏价值,主要它的药用价值也不小,它也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盆景植物,而它的名字就叫“朱砂根”,其实它就是我们常见的盆景“*金万两”,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就是因为它的果实非常漂亮,红彤彤的像一颗颗小樱桃,一串一串的挂在树枝上,看起来十分喜庆,所以才有了这么霸气的名字。
*金万两是现代家庭十分喜欢的观赏植物,除了叶子四季常绿之外,更主要的是它可以结出数以百计的圆果子,所以大家就赋予它一个“*金万两”的名字。它的果子成熟时会变成红色,红红的果子挂在树叶底下,红果绿叶相映成趣。春节时结出满树的红果子,给人带来富贵、红火、喜庆以及硕果累累的鲜艳感觉。
朱砂根除了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之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根部可以入药,煎水服用可以治腹痛,它的叶和根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通经活络、止咳平喘的功效,是治疗咽喉肿痛、痢疾、肾炎及风湿性关节炎、抗病*、抗肿瘤、驱虫和杀虫以及跌打损伤的良药。
朱砂根,又称山龙眼、山豆根、凉伞遮金珠、*金万两、富贵籽、铁凉伞、大罗伞等,据中草药宝典记载:其根及全株可入药,味苦性凉,有清热降火,消肿解*、活血去瘀、祛痰止咳等功效。主治扁桃体炎、牙痛、跌打损伤、关节风痛、妇女白带、经痛诸病。
关于朱砂根还有一个小故事:相传当年,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游遍全国,当他来到广西时,由于当地持续的高热天气,使他感到不适,咽喉疼痛,不能言语,这可急坏了他,不能说话,也就意味着他不能向那些百姓和药农询问这些药材的作用和功效。
这天,他继续上山寻找和记录所见到的药材。当他看到一株似槐非槐的植物时,便心生疑惑。这株植物与他平时所见的槐树很像,但仔细分辨却又有不同,在记录之时举棋不定。就在此时,遇到一位在山中采药的药农,他便上前询问,由于咽喉疼痛,不能言语,几乎无法与药农交流,在那干着急。药农看到他着急的表情,又看了看他的咽喉,便将这株植物连根拔起,将根洗净,用刀切下一片让他含着。没多时,李时珍便觉得嗓子好了很多,也能言语了,这让他高兴万分。
他立即向药农询问这植物叫什么名字,药农告诉他,这药苗蔓如豆八月采根用,于是当地人都叫作山豆根,用来治疗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等。于是,李时珍便将这药的详细产地和功效都记录了下来。在后来的寻访当中,李时珍曾这样描述道:“朱砂根生深山中,苗高尺许,叶似冬青,叶背尽赤,夏日长茂,根大如筋,赤色,此与百两金仿佛”,能止咳平喘、咽喉疼痛、消肿解*。
怎么样,想不到吧,我们常见的一种盆景,却有如此高的药用价值,盆栽一棵在家中,做成盆景不仅观赏价值高,还是治咽喉肿痛的良药,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