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骄傲和谦逊
儿子,这次期末考试你没有考好,你也很郁闷。希望你能总结教训,我提醒过你,如果考试前两周你的模拟考考得不好的话,说不定期末会考得好一点。
我说:“你骄傲了,然后你就下来了”,所以那句“骄傲使人退步”简直是真理。不知道你认可多少。
我举个例子吧:
A是一个没有怎么努力奋斗的普通人,有一天,他意外中奖得到了一百万元,他会特别高兴,甚至狂喜,因为在他看来,这钱本来不是他的,只不过因为幸运,他得到了,所以他特别兴奋,一心想着怎么去花掉它。所以一百万元很快会被用完了,之后他又回到了原地。(这不是编故事,很多实际的例子确实是这样的)。
B是一个努力奋斗的生意人,经过努力,他一年赚了一百万。他虽然也是开心的,但一定没有那个中彩票的A那么狂喜,因为他内心里早就知道,自己是可能赚到这万的,他每时每刻的努力和付出,都是朝着这个目标迈进的。所以,他认为自己这一百万是自己应得的。
因为这一百万是自己挣来的,所以B格外珍惜这笔钱,他不会急于去享乐,而是小心斟酌下一步如何规划,如何继续努力,守住财富并让才财富继续创造财富。
A和B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
A在潜意识对自己的评价是负面消极的:我不该得到这笔钱或我这样的穷人是不配这笔额外财富的,这是天上掉了馅饼的好事,居然轮到我这个普通人身上了,我要赶紧花掉,及时享乐。所以A的开心是暂时的,不具备持续性,是低级的即时效应。
B在潜意识里对自己的评价是正面积极的:这笔钱是我自己努力赚来的,是我应该拥有的,你看我能行,通过我的持续努力我会越来越成功的。所以B的开心是一种成就感,是更高层次的幸福,是具有持续性,它可以促进B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你看,B是能把持住成果的人。
学习也一样:你怎么看待你取得的阶段性成绩?
是当成偶然的幸运还是自己努力的必然?
如果是前者,那你就沾沾自喜吧,而后你再次跌落下滑也就不是什么意外的事了。因为你是用A的思维来对待自己的成绩的。
如果是后者,那你应当感谢自己的辛勤付出,这是你应该取得的劳动成果,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事实本该如此,是不是?
那么之后,你是一如既往的努力,把做一个优秀的好学生当成习惯,保持自己的好成绩甚至更进一步,还是放任自由,使得自己之前的付出都付之东流呢?
大道理妈妈不再多说,骄傲还是谦逊,不是简单说说的。相信看到这里,爱动脑筋的你,一定有自己的答案了。
2.关于作文
儿子,在四年级之前,你的作文很好的,常常是老师要求写一面,你一定要挑战三面四面。不但篇幅超过同龄人,内容还比较生动有趣,常常被老师表扬,有时候还在班上读,推荐发表。
但是,不知道从何时起,你开始慢慢不喜欢写作文了,一提作文就敷衍了事,有时候只为凑够字数,这让我很不解。
孩子,还记得我们一起去听曹文轩的讲座吗?他说:能用文字去创造、表达和记载,是人类区别与其它动物最根本的标志,是人类的“高级”之处。
你不觉得他说的非常正确吗?没有文字的记载和传承,我们的科学如何进步?我们的思想如何推陈出新?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没有办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注定是无法伟大起来的。可见,文字是整个人类和古今中外互通并持续发展的血脉,没有文字,人类至今还和大猩猩一样,在原始森林里奔跑……
那么,你愿不愿意做一个在现代城市中裸奔的大猩猩呢?
你这阶段学习的作文是行文表达最基础的部分,这是你必须要认真对待并熟练运用的部分,如果遇到难题,妈妈协助你克服,你知道,我是很喜欢写“作文”的哦。
说到行文表达,首先自己心里要有,其次才是如何运词表达。
那么怎样做到“有”呢?曹文轩说过:“想写好文章的人,要对生活’穷凶极恶’地追问!”说直白点就是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养成对周围事物,甚至一花一草敏锐的感受力。比如平时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不要只是走马观花地扫视,要打开你的心,让它带着眼睛去吸纳那些美好;还比如在平时上下学路上或者看新闻里一些人和事,你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如果时间允许,你还可以把自己的感想随时记下来,因为有时候,灵感是稍纵即逝的。
有了这些积累,到写作文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因为你的“粮仓”里会有很多存粮,你会变成一个精神富足的人。
其次,有了观察生活的积累,我们还有另一个宝库,那就是阅读。我知道你读的书很多,读的速度很快,这也使你积累了许多课外知识,在聊天时候甚至可以给妈妈普及常识。
但是,在这阶段,你要读的稍微慢一些了。不但看故事情节,还要留意作者的遣词造句,特别是那些生动优美的好词好句,你不但要做好摘抄,还须经常回顾,经常朗诵,像品尝美食一样去感受美文。长此以往,你才能吸收到阅读的“营养”,让它变成你的一部分。
有了以上两点的积累,再结合课堂上老师教的方法,布置好框架段落,一篇文章就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简单了。
如果你愿意,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3.爱生活,爱自己,自己为自己学习负责。养成好的习惯,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图文原创,首发于美篇